《表1 配备漂移管或离子漏斗PTR-MS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对比[29]》

《表1 配备漂移管或离子漏斗PTR-MS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对比[2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离子漏斗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鉴于此,2012年,Barber等[29]首次在PTR-MS中加入离子漏斗替代原有的漂移管,充分利用离子漏斗出色的传输与聚焦能力,避免真空分级小孔处VOC·H+的损失。如表1所示,切换射频或直流工作模式,对比离子漏斗与漂移管的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漏斗明显提高了VOC·H+的传输效率,配备离子漏斗PTR-MS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在Barber等[29]研究基础上,2016年,GonzálezMéndez等[65]为了弥补PTR-MS对未知物定性分析的不足,采用调高射频电压幅值的方法,诱导离子漏斗中H3O+、VOC·H+与背景气体碰撞,进而解离产生[VOCs-H2O]·H+、[VOCs+H2O]·H+以及[VOCs-NO2]·H+等碎片离子,以此改善PTR-MS对爆炸物定性分析的特异性。随后,Brown等[66]通过SIMION模拟和实验测试阐明PTR-MS灵敏度的提高不仅依赖于离子漏斗出色的传输与聚焦能力,还由于离子漏斗延长了H3O+的飞行轨迹,进而延长VOCs和H3O+的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