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苯及5个单取代苯分子中各碳原子HOMO轨道的轨道系数平方和数据》

《表1 苯及5个单取代苯分子中各碳原子HOMO轨道的轨道系数平方和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单取代苯环定位效应定量分析和图形可视化解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0–苯;M1–苯胺;M2–甲苯;M3–氯苯;M4–硝基苯;M5–苯甲醛

苯及5个单取代苯分子HOMO轨道总结在图6中,而各分子中碳原子的HOMO轨道系数平方和数据总结在表1中。从图6可以看出,苯分子中的C3、C6原子刚好处于HOMO轨道的节面上,因此这两个碳原子上的电荷密度一定很小。从表1可以看出,苯分子的C3、C6位的HOMO轨道系数平方和值确实很小,分别只有0.0017和0.0018,说明苯分子发生亲电反应的活性位点应该在其他碳原子上。但是由于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等价,也无法区分,因此实际上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发生亲电反应的几率一样。其他单取代苯分子中,苯胺、甲苯、氯苯分子的C4、C2和C6位的值大于C3、C5位,说明苯胺、甲苯、氯苯亲电反应的活性位点是C4、C2和C6位,即氨基、甲基、氯取代基为邻位和对位定位基。硝基苯分子的C3、C5位的数值略高于C2、C6位,明显高于C4位,因此硝基为间位定位基。苯甲醛分子中由于C5原子刚好处于HOMO轨道的节面上,因此HOMO轨道系数平方和值很小。但是C3位的值明显高于其他碳位,而C3位就是醛基的间位,所以苯甲醛进行亲电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虽然该方法在原理上有点复杂,但是用直观、定量的数据说明了各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并且计算结果和实验结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