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铜山口铜 (钼钨) 矿与不同类型矽卡岩型钨矿比较》

《表2 铜山口铜 (钼钨) 矿与不同类型矽卡岩型钨矿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湖北大冶铜山口铜(钼)矿床中钨矿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铜山口铜(钼)矿床中白钨矿与石榴子石矽卡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表明该矿床中白钨矿化与铜矿化的类型类似,均属于矽卡岩型.Newberry(1998)根据围岩成分(碳质或赤铁质)、矽卡岩钨矿物种类/比例(Fe3+或Fe2+)和成矿深度(变质温度和混入氧化性的大气水)等特征将矽卡岩型钨矿分为氧化性和还原性两类.本文将铜山口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归纳和对比,发现铜山口矿床与氧化性矽卡岩型钨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表2),具体表现为:围岩有机碳含量较低(0.10%~0.55%,舒全安等,1992);石榴子石属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以前者为主(And71Gro21)并见硬石膏矿物包体(图4h~4i);辉石以透辉石为主;大部分白钨矿富含钼(图5a);成矿母岩浆为氧化型(磁铁矿型)花岗闪长斑岩(fO2>NNO+1,舒全安等,1992).因此,铜山口铜(钼)矿床中的白钨矿属氧化性矽卡岩型钨矿,其成矿作用过程与矽卡岩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