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变量描述、预期效应与数据来源Tab.1 Descriptions, expected effects and data sources of major explanatory》

《表1 变量描述、预期效应与数据来源Tab.1 Descriptions, expected effects and data sources of major explanatory》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空间滤波方法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驱动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来源:a.《中国统计年鉴(2016)》[18];b.《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5]、《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9]。

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9-14],人口迁移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特征因素[9-10]、经济发展因素[11-14]、居住环境因素[12]、教育水平因素[9,12]、迁移距离因素[14]等类别。考虑到中国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既有文献中较为缺乏对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分析,本文在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公路网络因素,共6类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对所有模型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若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大于10,则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模型中未通过共线性检验的变量将被剔除,最终共选择迁入地及迁出地人口规模、迁出地性别比、迁移存量、流动链指数、迁出地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迁入地及迁出地近五年GDP平均增速、迁入地及迁出地人口密度、迁入地及迁出地人均住房面积、迁入地及迁出地平均受教育年限、迁入地局部接近度、迁入地全局接近度、迁入地全局穿行度、空间距离等18个变量。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2个经济发展变量均使用前一期的变量。同一区域作为迁出地和迁入地时选用相同解释变量,通过角标加以区分(如POPi、POPj)。变量描述、预期效应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其中,各省平均受教育年限根据胡鞍钢等[16]中的算法计算(1)。公路网络数据来源于2016年出版的《中国交通地图册》[17]中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图,在GIS平台中进行地理配准及矢量化处理后进行空间句法计算,并将线要素结果汇总至各省域面的结果作为解释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