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负弯矩桥面板现浇、落梁 (1、3号墩:450 mm;2号墩:600 mm)》

《表2 负弯矩桥面板现浇、落梁 (1、3号墩:450 mm;2号墩:600 m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桥设计难点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表1可见,三种梁高的钢梁应力以及裂缝大小变化有限,从经济性以及减小梁高的角度考虑,选择1 200 mm梁高较合理;通过表1与表2对比可见,在1、3号墩落梁400 mm、2号墩落梁530 mm的基础上再增加落梁高度效果不明显,因此维持原落梁高度(1、3号墩:400 mm;2号墩:530 mm)较合理;通过表1与表3对比可见,负弯矩区桥面板采用预制桥面板(存梁6个月),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小负弯矩混凝土裂缝。桥梁最终方案采用1 200 mm梁高,鉴于本项目规模不大,负弯矩区混凝土推荐采用现浇的方式,并且采用落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