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个材料的ID/IG值》

《表1 各个材料的ID/IG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钴和氮修饰的多孔碳作为高效的析氢电催化剂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2(a)是经过T(800/900/1000°C)处理后的催化剂的XRD图,在26°处,不同催化剂所呈现出来的衍射峰与石墨烯的(002)晶面的衍射峰相一致[11],在44.2°处所制备的催化剂所呈现的衍射峰与金属钴的(111)晶面的标准卡片是(JCPDS No.15-0806)相一致,表明材料中含有金属钴,结果与图1(f)TEM图像相对应,TEM和XRD测试结果说明材料中被碳层包裹的纳米粒子是金属钴纳米粒子。图(b)是不同催化剂所呈现的拉曼光谱图,其中在1349和1581cm-1处有两个峰,这两个峰分别对应的是石墨烯的D带和G带,D带主要来源于无序碳,G带主要来源于石墨烯的sp2杂化的碳原子。通常用ID/IG的比值来衡量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ID/IG的比值减小,这是因为温度增加可以增加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所导致的。图c是Co/N/GA-900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从图中可以发现曲线有明显的滞后环,这表明Co/N/GA-900催化剂的吸脱附曲线是第四类型曲线[12],说明Co/N/GA-900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根据BET计算出Co/N/GA-900的比表面积为458m2/g,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大,有利于暴露更多的的活性位点[13],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图(d)是Co/N/GA-900的孔径分布图,进一步说明Co/N/GA-900催化剂具有介孔的结构,而且从图中看出孔径主要集中在5n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