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5种住房地位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表2 5种住房地位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年群体居住福利不平等研究——以北京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指标均为等级指数的均值;**p<0.01。

收入一般采用老年人与老伴每个月的家庭收入总额指标。[19]问卷中家庭收入为有序分类变量,按照数额从低到高依次为:1=1000元以下,2=1000-1999元,3=2000-2999元,4=3000-3999元,5=4000-4999元,6=5000-7999元,7=8000-11999元,8=12000元及以上。为了便于比较,将以上序号作为收入指数,指数越高,代表老年人的家庭收入越高,经济实力越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种住房地位群体的家庭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商品房户的家庭收入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排在第一位;收入指数排第二位的是单位房户,他们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职工,享受过单位分房福利;排在第三位的是回迁房户,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其居民主要是老城区的拆迁户;收入指数排在最后的是保障房户和私房户,属于低收入群体(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