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二化螟越冬死亡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统计》

《表2 二化螟越冬死亡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耒阳市气象因子与水稻二化螟越冬基数的相关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越冬死亡率与气温相关性较大[2],特别是1、2月期间的气温和有效积温与越冬死亡率呈负相关(表2),其中与1月、2月的月平均气温与2月有效积温呈显著负相关,气温越低越冬死亡率就越高,近30a中出现3次越冬死亡率较高的年份就有两年与气温相关(图2),例如2008年1月中旬、下旬和2月上旬的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6、0.67、1.89℃,比近30 a同期的平均值低4.2、6.2、5.53℃,越冬死亡率高达15.7%,比近30 a的平均死亡率6%高出9.7个百分点;2000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50 d内>12℃有效积温为0℃,历年平均为31.6℃,越冬死亡率为近30 a最高16.3%,说明连续低温增加了越冬幼虫的死亡率。越冬死亡率与1、2月期间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1998年1月的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均为近30 a最高值,分别为162.1 mm、89.1%,其中降雨量为历年平均值的2倍,越冬死亡率高达15.6%,说明越冬死亡率随着1月份的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