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居民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的主要理论Tab.2 The main theories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residential carbon emissions》

《表2 居民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的主要理论Tab.2 The main theories of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residential carbon emission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微观视角下居民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微观视角居民碳排放影响机理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理论:第一,以地理学所关注的人地关系相关理论为切入点,主要探索时空行为间的相互作用,典型理论有活动分析(Activity-Travel Behavior)理论[28]和情景化生活方式(Situated Lifestyle)理论[29-30].第二,以管理学、社会学重点关注的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为切入点,主要探索居民行为的决策机制和制约因素,典型理论有计划行为(Planned Behavior)理论[31]、ABC理论[32]、价值-信念-规范(Value-Belief-Norm)理论[33].第三,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重点关注的社区规划相关理论为切入点,主要探索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住区建成环境,以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理论[34]、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理论[35]和低碳社区循环发展(Low Carbon-Cycle Development Community)理论[36]为代表(见表2).不同的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侧重点和结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事实上,居民行为受人地关系、建成环境、价值观念、法律规范、住宅特征等多重内外部动机和制约的综合作用而产生.因此,多理论、多学科的融合是居民碳排放精细尺度的方向和趋势,也是影响机理分析框架完善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