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80-2015年我国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

《表2 1980-2015年我国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从绝对数量和比例角度分析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并不能精确衡量结构的变化趋势。能源消费结构所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系统和不可逆的特征完全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的预定假设。根据信息熵理论,假定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为E,能源的类型有n种,则每一种类型的能源Ei,(i=1,2,…,n) 占能源总量的比例为pi=Ei/E。利用信息熵公式,定义能源结构中的信息熵为当仅消费一种能源时,I=0,当系统中各类能源比例相同时,I=lnn。实际生活中,上述两个极端值一般不会出现,I值通常介于两者之间,这就阐释了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复杂度。根据信息熵又可以引入两个相关概念均衡度和优势度。均衡度B表示实际熵值和最大熵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各能源种类之间比例的差别,其值越大,各能源种类之间比例差别就越小,其计算公式为:B=I/Imax。优势度D反映一种或几种类型的能源支配总能源的程度,它与均衡度相反,故计算公式为D=1-B。根据上述公式,本文利用1980—2015年我国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数据,计算各年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