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农村家庭生命周期划分》

《表1 农村家庭生命周期划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国内外家庭传统文化的差异,国外传统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在中国并不完全适用[30]。一是因为中国农村新婚夫妇通常与父母居住一段时间后才分家立业,故新家庭的建立并不是从结婚开始,而是始于析产分家;二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父母年迈后多与子女一起生活,往往呈现出“数代同堂”现象。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以及研究目的对传统家庭生命周期模型进行调整。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农村地区“分户不分家”的现象普遍,即两个(或多个)家庭虽然分户,但仍长期一起居住生活,故以家庭常住人口为参照来划分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此外,由于家庭成年人口直接影响家庭就业情况,故着重考虑了家庭成员中子女和孙辈是否成年的情况;且由于教育的发展,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加,而这部分人群并未就业,故以是否在读来判别是否成年。根据已有研究[22,24,31],结合中国农村家庭实际、研究目的及资料完整性,依据家庭常住人口以及人口结构等因素将农村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6个阶段(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