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DCB与POBA治疗小血管/侧支/其他病变的RCT研究》

《表4 DCB与POBA治疗小血管/侧支/其他病变的RCT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介入无置入”时代临床试验替代终点的选择与统计学考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DCB,药物洗脱球囊;POBA,普通球囊;RCT,随机对照研究;LLL,晚期管腔丢失;TLR,靶病变血运重建;MLD,最小管腔直径;DS,直径狭窄百分比;a,TLR为术后1年随访;b,获益,为相对获益(%),计算公式为:[试验组(DCB)–对照组]/对照组×100%;c,术后6个月

比较各终点指标设置情况,其结果也存在差异(表5)。Han等[54]选择了单个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随机接受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西罗莫司洗脱聚L-乳酸(PLLA)BRS或钴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支架(cobalt chromium-everolimus eluting stent,Co Cr-EES),术后随访两组LLL、MLD及D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获益不同,分别为27%、–3%及2%。同样,ABSORB Japan研究[7]和ABSORB China研究[8],都是将BRS与Co Cr-EES对比,也得出相似结论,上述三个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获益却相差较大。EVERBIOⅡ研究[6]将240例有症状的冠心病或无症状冠状动脉缺血患者按1︰1︰1随机分为EES、生物可降解聚合物Biolimus洗脱支架(biolimus-eluting stent,BES)或BRS组,术后随访BRS与EES对比三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LLL的相对获益明显高于MLD和DS;BRS与RES相比,两组间L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而两组M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对获益很小(仅0.5%)。通过上述汇总分析,全降解支架的RCT研究同样提示,LLL水平在不同试验中所得结果并不一致(相比于其他造影替代指标),单纯用其作为主要终点不能有效地评估临床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