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政策实践(2012年至今)》

《表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政策实践(2012年至今)》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模式与路径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健全。在福建、海南、丽水、抚州等地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试验区建设,在贵州、浙江、江西、青海4省份开展生态产品市场化先行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在都市和城乡发展中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供需制度和市场经营开发制度,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财政部积极研究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两山”转化的财政政策机制,改善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与收入。自然资源部总结并发布了福建南平森林银行、重庆森林覆盖率达标地区和不达标地区间直接交易等11个典型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强调了生态资源指标产权交易、生态修复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补偿等主要价值实现路径,为其他地区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提供参考(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