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反应系统在不同场强下的放电能量密度 (J·L-1)》

《表1 各反应系统在不同场强下的放电能量密度 (J·L-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流向变换等离子体反应系统降解甲苯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各反应系统(空管-未换向、空管-换向、7.5%Mn/堇青石-未换向与7.5%Mn/堇青石-换向)在不同场强下的放电能量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各反应系统甲苯的放电能量密度均随场强的升高而升高,场强越高,表明注入反应系统的能量越多,产生的活性粒子越多,能量密度也越高,但不同的反应系统能量密度各不相同。未添加流向变换时,当施加场强较低时,7.5%Mn/堇青石的放电能量密度略高于空管,但随着场强逐渐增大,空管的放电能量密度超过7.5%Mn/堇青石。添加流向变换后,场强在10.2 k V·cm-1时,7.5%Mn/堇青石的放电能量密度略高于空管,当场强增加至13.1 k V·cm-1时,空管的放电能量密度更高。此后,继续增大场强,仍然是空管的放电能量密度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电场较低时,放电间隙的电场强度较低,填充介质还没有发生极化,没有有效地发挥电介质的作用,但填充介质表面存在较强的局部放电现象,同时减小放电间隙,增大位移电流,从而提高能量密度[9]。随着场强升高,7.5%Mn/堇青石被极化,其表面更易发生放电现象,整个放电空间更强烈、均匀、稳定,活性粒子密度更高,使得位移电流变小,从而使能量密度降低。对于空管和7.5%Mn/堇青石,添加流向变换后的放电能量密度均高于未添加,且场强越大,差距越大。分析原因,添加流向变换后,蓄热段蓄积的热量向放电区移动,反应系统温度升高,增强活性粒子与甲苯分子碰撞几率,提高甲苯降解率,同时系统能量密度增大。场强越大,产生的活性粒子、空间电荷越多,气流方向改变引起空间电荷在放电区产生位移,使位移电流升高,进而提高放电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