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终端输出氧气相对湿度及气泡声比较》

《表1.终端输出氧气相对湿度及气泡声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吸氧装置氧气湿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吸氧是医院最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吸氧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鼻咽部干燥不适等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及吸氧的舒适度[1],因此氧气一般需要有湿化过程。传统吸氧装置由玻璃湿化瓶和管芯组成,湿化瓶和管芯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并干燥后重复使用[1];玻璃瓶内的湿化液由各医院自行制备、储存、灌装,一般医院常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由于传统的吸氧装置在氧气通过湿化液时产生的气泡较大,不仅使患者明显感受到湿化噪声的袭扰[2],而且因氧气与湿化液接触不充分(气泡表面氧气与湿化液接触,气泡内氧气未与湿化液接触),影响氧气湿化效果,另外湿化瓶重复使用也容易出现消毒不够彻底、消毒后在存放过程中被污染或更换过程受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本公司相继设计开发了多种类型结构的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装置,主要类型结构有:滤膜滤芯入水湿化型、PE滤芯入水湿化型(包括大滤芯、中滤芯和小滤芯三种规格)、纤维棉芯吸水表面湿化型和PE滤芯吸水表面湿化型等四种,这四种类型结构湿化装置示意图见图1~图4。本文对上述二种类型四种结构共六种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装置的湿化效果及产生气泡声进行了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