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各处理的成茎率和产量、品质性状结果表》

《表4 各处理的成茎率和产量、品质性状结果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耕地+整地+种植”方式配套技术模式》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茎重和有效茎数是构成甘蔗产量的两大产量因子[12]。从表4可见,处理间的茎长、茎径和单茎重差异均不显著,但有效茎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6)、(5)处理的有效茎数最多,二者与(7)、(8)处理的差异均到达5%显著水平,此外,(4) 、(3)、(2)处理的有效茎数也在5%显著水平上优于(7)处理,(7) 处理的有效茎数最少。表明各处理对甘蔗个体生长的处理效应相若,在对群体生长的处理效应中,(6) 、(5)处理最好,(7) 处理最差。甘蔗蔗糖分是甘蔗最重要的品质性状,各处理对该性状的促进效应以(6)处理最好,较其余7个处理的增幅达0.33%~1.02%,差异达5%显著水平;其次是(5)处理,显著优于除(6)、(4)处理以外的5个处理,增幅为0.14%~0.69%;此外,(3) 、(2)处理与(1)、(8)、(7)处理和(1)处理与(8)、(7)处理的差异亦达5%显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