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归经与治疗艾滋病中药的关系(n)》

《表4 归经与治疗艾滋病中药的关系(n)》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数据挖掘技术在探索治疗艾滋病中药性能特征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280治疗非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归肝经者115味,归肝经者达165味;在183味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肝经者占101味中药,归肝经者82味,治疗艾滋病中药归肝经的比例比非艾滋病中药归肝经的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03),说明抗艾滋病的病位不在肝。在280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归脾经者222味,归脾经者只有58味;在183味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脾经者占101味中药,归肝经者62味,治疗艾滋病中药归脾经的比例比非艾滋病中药归肝经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1,P=0.002),说明抗艾滋病的病位在脾。在280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归肾经者226味,归肾经者54味;在183味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归肾经者占127味中药,归肾经者56味,治疗艾滋病中药归肾经的比例比非艾滋病中药归肾经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05),说明抗艾滋病的病位在肾。在280味非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大肠经者222味,归大肠经者58味;在183味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大肠经经者占159味中药,归大肠经者24味,治疗艾滋病中药归在大肠经的比例比非艾滋病中药归大肠经的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6,P=0.036),说明抗艾滋病的主要病位不在大肠。在280味非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胆经者271味,归胆经者只有9味;在183味治疗艾滋病中药中,非胆经经者占169味中药,归胆经者14味,治疗艾滋病中药归在胆经的比例比非艾滋病中药归胆经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说明抗艾滋病的病位与胆有关,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