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0-2018年芜湖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汇总表》

《表2 2010-2018年芜湖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汇总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芜湖市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芜湖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本文产量因子主要采用宋雪珺等人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和刘某承等人对中国产量因子的测算结果等参考文献中的综合所得,耕地和建筑用地1.66,林地为1.34,草地为1.25,水域为0.97,化石能源用地为0.95。计算时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最终得到2010年至2018年芜湖市生态承载力数值(如表2)。从表2中可以发现,芜湖市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该区域自2010年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从不同类型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来看,芜湖市在发展过程中草地和水域的生态供给能力相对较弱,分别只占到总生态承载力的0.2%和0.6%,环境承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