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年东盟10国基础设施禀赋部分衡量指标》

《表1 2016年东盟10国基础设施禀赋部分衡量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东盟基础设施禀赋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人均用电量(kwh)为2014年最新数据,其他指标为2016年数据。数据来源: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全球竞争力报告2017-2018》;World Bank Development IndicatorsDatabase,2018-4-1.

东盟各国基础设施发展极其不平衡,大部分国家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或陈旧老化。从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基础设施全球竞争力指数(2017—2018)来看,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大于或等于5.5,泰国、印尼和文莱大于4,而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和越南均小于4,特别是柬埔寨和老挝的基础设施全球竞争力指数较低,分别只有3.1和3.3;从全球137个国家的排名来看,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入了前50。另从基础设施的质量指数和排名来看,只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大于5,在137个国家的排名中进入前50。从基础设施的各分项指标来看,除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发展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外,其他各国基础设施禀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近年来,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马来西亚的铁路,泰国的公路、铁路、港口和互联网等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空间;除了印尼的航空运输、文莱的电力和通信、越南的通信之外,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发展均相对落后,并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基础设施供给严重短缺;另外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城市化率均低于50%,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水平不高,印尼、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人均用电量均不到1 000kwh,电力供给严重不足(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