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猛洞河河谷被子植物种子传播方式》

《表6 猛洞河河谷被子植物种子传播方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湖南猛洞河河谷特殊生境被子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及适应性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种子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或者繁殖个体。将种子传播方式划分为4种类型,即风媒传播、水媒传播、动物传播、机械传播[11]。猛洞河河谷特殊生境被子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主要以机械传播为主(表6),共有375种,占该区种总数的59.52%,如两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块节凤仙花(Impatiens piufanensis)等;其次是动物传播,共有189种,占种总数的30.00%,如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窃衣(Torilis scabra)等;以风媒和水媒方式传播的较少,风媒传播共有51种,占种总数的8.10%,如黄花蒿(Aretemisa annua)、苦荬菜(Ixeris polycephala)等;水媒传播共有15种,占种总数的2.38%,如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等。总体而言,该区种子传播方式以机械传播为主,因河谷常年水雾缭绕不易于风媒和水媒传播,故主要利用河谷较大的坡度使种子滚动较长一段距离进行传播,如壳斗科的青冈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