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分类》

《表3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分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0.030~0.045(0.038)为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

沉积相控制了储集层的岩性和孔隙结构,是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控因素之一。根据排驱压力和毛细管压力中值以及所确定的储集层物性下限,将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储集层,其对应的沉积微相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河道间和前缘席状砂,孔隙结构类型分别为中喉型、细喉型和特细喉型(表3)。孔隙喉道半径越小,边界流体黏滞力越强,渗流阻力越大。同一深度条件下,孔隙结构较好的储集层其物性相应较好,渗流能力更强,与孔隙结构较差的储集层相比,其储集层物性下限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