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常见的各种NTIDs定义》

《表1 常见的各种NTIDs定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窄治疗指数药物安全性的再认识》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NTIDs具有内在的不安全特性,若其定义既无明确的标准,又不能贴近临床实践,还不能包括尽可能多的NTIDs,那么出现管理错位,如将部分NTIDs当成非NTIDs或非NTIDs当成NTIDs,便在所难免,这样的定义本身就存在安全性问题。目前,关于NTIDs的定义至少有3类,不同的定义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表1)。第一类定义以治疗指数为依据,即将药物的半致死量与半有效剂量的比值或最低中毒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2定义为窄治疗指数[6],具有窄治疗指数的药物为NTIDs。不过,半致死量与半有效剂量来自于动物实验,且不同的研究者可能采用不同种类和品系的实验动物,致使结果与临床上患者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最低中毒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虽可自人体试验得到,但并非易事。所以,这类定义通常不为药品管理部门所采用。第二类定义建立在临床用药安全性基础上,更注重临床实践,故使用临床上更直观、更易获得的用药剂量或血药浓度变化及其产生的结果来定义NTIDs,即NTIDs为用药剂量或血药浓度发生微小变化就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治疗失败、毒性反应)的药物。这类定义容易理解,但难以量化,主观性大。第三类定义以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药物治疗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获得治疗指数,再按治疗指数≤2[7]或≤3[8]来定义NTIDs,如环孢素、地高辛的治疗指数均为2~3[7,9],苯妥英为0.7~1.5[10]或2[11],卡马西平为3[11],苯巴比妥、丙戊酸(盐)均>2[11]。治疗指数在临床患者中似也有个体差异性。以治疗指数≤3定义NTIDs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且未排除环孢素、地高辛、卡马西平等治疗指数≥2并已获得公认的NTIDs。这与美国FDA药学专家提出的将治疗指数≤3的药物定义为NTIDs的建议[12]一致。我国还没有确定NTIDs的定义。中国药典认为,应从临床角度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种活性物质是否为NTID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