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腌腊肉样品可培养细菌分布情况》

《表2 腌腊肉样品可培养细菌分布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腌腊肉制品细菌多样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ALDI-TOF MS可鉴定至种属水平的分离结果见表2。13种销售的腌腊肉商品中共分离得到了99株菌株,位居前3的是腐生葡萄球菌株占27.3%,大肠埃希菌株占24.2%,马葡萄球菌株占14.1%,其余依次为类干酪乳杆菌、清酒乳杆菌、屎肠球菌。对不同地区样品微生物分离株总数及不同菌种占比进行分析,川渝烟熏腊肉共分离到26株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及腐生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38.5%和34.6%。湖南腊肉分离得到24株菌,腐生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54.1%,陇西腊肉中共分离到23株菌,葡萄球菌属及乳杆菌属均为9株。浙江咸肉中共分离到25株菌,其中未分离到葡萄球菌属细菌,分离到类干酪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液化沙雷菌、克氏库克菌分别为7、6、5、4、3株,与其他地区分离菌株种类数量差异较大。表明不同产地烟熏及不同种类的腌腊肉其菌株类型、数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腊肉腌制过程因虽然加入了一定的盐分,但葡萄球菌由于具有较高的耐盐特性,得以大量生长繁殖。此外,腌腊肉样品中还分布有少量的机会致病菌,如克氏库克菌属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