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典型山洪特征统计:岔巴沟流域暴雨山洪水沙特征》

《表2 典型山洪特征统计:岔巴沟流域暴雨山洪水沙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岔巴沟流域暴雨山洪水沙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最大洪峰流量、最大含沙量单位分别为m3/s、kg/m3。

选取历史上与本次洪峰流量相近的两场(1970年8月8日、1989年7月16日)典型山洪,与“7·26”山洪进行比较。两场典型山洪曹坪站的水沙过程见图4。由图4可知,1970年山洪曹坪站场次降雨量为35 mm,最大洪峰为270m3/s,最大含沙量为759kg/m3,历时24h,次洪量为115×104 m3,次洪输沙量为76×104t;1989年山洪场次降雨量为71.2 mm,最大洪峰为309m3/s,最大含沙量为822kg/m3,历时28h,次洪量为175×104 m3,次洪输沙量为108×104t。结合图3、4及典型山洪特征统计(表2)可知,三场山洪的最大洪峰流量与历时均十分接近;洪峰与沙峰的传播时间基本一致;落水阶段的持续时间较涨水阶段均稍长;每个洪峰从起涨至消落的时间均约为6h。“7·26”山洪与另两场山洪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降雨量约为后者的3~6倍,1h最大降雨量为后者的2~4倍,次洪量为后者的5倍;前者的最大含沙量则仅约为后者的1/3,平均含沙量为后者的1/5。由此可见,虽然由于降雨条件的差异导致次洪水量各不相同,但三场山洪的传播均存在相似特性,均属于陡涨陡落型山洪。“7·26”山洪的最大含沙量和平均含沙量与另两场山洪存在较大差异,结合植被覆盖度情况(表2)可知,山洪产沙量受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