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方案1、4相应河道水质状况及水质提升率表》

《表7 方案1、4相应河道水质状况及水质提升率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海曙区生态活水方案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4)南新塘河以南闸碶联合退水效果对比。选择方案1、4,比较开启行春碶和屠家堰、下陈闸和水菱池碶的活水效果。根据水动力分析结果,南新塘河、大黄家河、风棚碶河、西洋港河为主要受影响河道,以非汛期实测水质平均值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水质改善效果,具体见表7。由表7可知,非汛期,南新塘河和大黄家河的主要污染物为NH3-N和COD,风棚碶河和西洋港河的主要污染物为NH3-N。就南新塘河而言,方案1开启行春碶和屠家堰,南新塘河NH3-N浓度削减23%,COD浓度削减9%,水质改善至Ⅴ类水;方案4开启下陈闸和水菱池碶,南新塘河流速和主要污染物削减效果均不如方案1,水质仍为劣Ⅴ类水。大黄家河承接南新塘河来水。方案1下,南新塘河来水水质更好,且大黄家河退水更顺畅,因此其水质改善效果优于方案5,NH3-N浓度削减18%,COD浓度削减22%,水质仍为劣Ⅴ类,但略有改善。方案1、4下,风棚碶河受南新塘河及千丈镜水位影响,流动性较差,NH3-N浓度提升20%以上,但水质仍为Ⅳ类水。就西洋港河而言,方案1下,西洋港河NH3-N浓度削减33%,COD浓度削减35%,水质为Ⅲ类水。方案4下,西洋港河部分河段流速小于0.02m/s,各污染物浓度削减效果不如方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