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峨眉齿蟾蝌蚪各发育阶段的个体数,功能丰富度的实测值、自助法随机抽样值的95%置信区间》

《表3 峨眉齿蟾蝌蚪各发育阶段的个体数,功能丰富度的实测值、自助法随机抽样值的95%置信区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峨眉齿蟾蝌蚪功能性状种内变异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10个功能性状中,体质量对数值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48.78%;出水孔位置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38%;口器位置为10.78%,口器形状为9.64%,眼睛位置为7.08%,尾部形状为13.60%,尾部位置为9.97%,尾部控制方式为11.27%,身体形状为8.30%,躯干弯曲形状为6.15%(图1)。全部功能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13.95%±12.79%。功能丰富度实测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峨眉齿蟾蝌蚪胚胎发育期为31.08%(n=34),后肢芽发育期为11.29%(n=22),五趾分化期为18.76%(n=29)。功能丰富度bootstrap的计算结果表明,当从3个发育阶段内分别随机抽样15号个体时,胚胎发育期的功能丰富度为9.09%±3.47%,后肢芽发育期的功能丰富度为5.99%±1.45%,五趾分化期的功能丰富度为7.52%±2.00%。通过比较95%置信区间,3个发育阶段的功能丰富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随机抽样22号个体时,胚胎发育期的功能丰富度为17.44%±4.14%,五趾分化期的功能丰富度为13.52%±1.83%。通过比较95%置信区间,二者的功能丰富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当随机抽样29号个体时,胚胎发育期的功能丰富度为25.51%±3.33%。非参数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峨眉齿蟾蝌蚪3个发育阶段在四维功能生态位中的功能定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2)。此外,胚胎发育期和后肢芽发育期之间功能生态位重叠度的实测值为17.08%,胚胎发育期和五趾分化期之间功能生态位重叠度的实测值为1.12%,后肢芽发育期和五趾分化期之间功能生态位重叠度的实测值为4.41%。随机抽样15号个体时,胚胎发育期和后肢芽发育期之间的功能生态位重叠度为8.24%±4.77%,胚胎发育期和五趾分化期之间为0.08%±0.20%,后肢芽发育期和五趾分化期之间为1.24%±1.31%。随机抽取22号个体时,胚胎发育期和五趾分化期之间的功能生态位重叠度为0.3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