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创新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检验》

《表1 创新要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创新要素空间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外地吸引与本地依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方程(4)—(7)由于是通过引入交互项的方式探究异质性,因此样本容量并未改变。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创新水平也存在“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区域格局(徐鹏杰和黄少安,2020)。(1)创新要素流动是否是产生这种格局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采用引入地区虚拟变量的方法,探究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水平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表1方程(4)—(7)结果显示:一是东部研发资本流动(pf×D1)与研发人员流动(cf×D1)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上为正。表明东部创新能力提升得益于研发人员流动与研发资本流动的“双驱动”作用,东部沿海省份基于地理区位、经济条件与创新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会吸引其它地区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涌入,在东部地区形成集聚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二是中部研发人流流动(pf×D2)与研发资本流动(cf×D2)均表现为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表明中部创新要素流动弱,这可能与中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相关。三是西部研发资本流动(cf)的系数呈现负值但不显著;而研发人员流动(cf×D3)的系数至少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表明西部研发人员流动与研发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均显著削弱本地的创新水平,可能的原因是西部地区往往是创新要素的流出地,研发人员的流出削弱了地区创新能力。现阶段通过市场机制难以激励西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因此需通过政策倾斜,提高政府对于创新活动的调节作用。四是东北研发人员流动(pf×D4)的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而研发资本流动(cf×D4)的系数表现为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著。表明与西部地区类似,东北地区研发人员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区创新水平。近年来,东北经济出现“板块塌陷”和断崖式下跌状况,劳动力和创新人才外流严重,经济结构转型举步维艰。因此,东北需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全面推进“东北振兴计划”,吸引研发资本涌入提高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