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获得什么样的奖项更能被认同为“榜样”》

《表4 获得什么样的奖项更能被认同为“榜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学生榜样精神的传播机制与育人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高校校园里,榜样人物经常被“标签化”,即获得某些荣誉或奖项的学生会被自然认定为大学生榜样。调查发现,大学生最为认同的校园榜样分别是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挑战杯”创业大赛获奖者、“挑战杯”学术竞赛获奖者;其次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感动校园”年度人物、学校优秀毕业生、创新学分获得者;随后依次是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奖、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获得者。总体而言,大学生认同的“校园榜样”主要有三类,即获得综合类、学术类奖项的大学生;获得级别较高奖项的大学生;获得道德相关专项奖的大学生。同时发现,获得奖项级别越高,越容易被认定为“校园榜样”。概括而言,荣誉奖项获得者被标签化为校园榜样的关键因素在于其学术能力和个人品行。如表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