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城市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表4 城市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移动信息通讯技术与城市创业活力研究——基于城市创新水平的机制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代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中括号内为检验t值。

模型(3)中变量同模型(1)保持一致。Wij是空间权重矩阵。εit和μit是随机扰动项,ρ是空间滞后系数,说明城市的空间依赖性。λ是空间误差系数,说明误差项中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当λ=0时,模型是空间滞后模型(SAR);当ρ=0时,模型是空间误差模型(SEM)。ρ和λ反映邻近城市间经济韧性发展的相互影响,即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Wij是空间权重,文章采用两种空间权重进行检验。一种是地理距离权重Wdij。采用两城市间距离的倒数作为空间权重:Wdij=1/dij,(i≠j);Wdij=0,(i=j),其中dij是根据地理经纬度计算的两城市之间的距离。另一种是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Weij。采用两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倒数计算:Weij=1/|Yi-Yj|,(i≠j);Weij=0,(i=j)。其中,Yi为i城市2004-2016年间GDP的平均值。考虑空间因素的估计结果见表4。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SAR模型下,采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城市制造业升级变量UMI和城市创业活力UEV的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这与文章的分位数回归结果相一致。同时,空间系数ρ达到了10%以上显著性水平。说明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受到临近城市经济发展韧性情况的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能原因是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生产要素流通,可以优势互补,并产生学习效应。慢慢产生生产效率趋同的趋势。所以,城市经济韧性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SEM模型下,采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城市制造业升级变量UMI和城市创业活力UEV的估计系数都显著为正。与分位数回归结果相一致。同时,空间系数λ在采用地理权重矩阵时达到了10%显著性水平,采用经济权重矩阵时未达到。这说明城市经济发展的韧性会受到临近城市未观测到的随机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与地理距离紧密相关,可能是城市间快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引起的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