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就业匹配效率:来自2017年RUMIC的估计结果》

《表2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就业匹配效率:来自2017年RUMIC的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规模、就业歧视与农民工就业匹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回归使用的是2009年以后开始当前工作的样本。

使用2009年RUMIC流动人口数据无法证明农民工从厚劳动力市场中受益是否与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以及当前情况是否有所改善。为验证上述疑问,本文使用2017年RUMIC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重新估计,为便于跨期比较,把样本范围限定在2009年以后开始当前工作的个体,回归结果见表2。回归(1)以城区常住人口数代理城市规模,城市规模的系数为负,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找工作花费的时间逐渐减少,城区常住人口每增加1%,农民工找工作花费时间平均减少6.27%。回归(2)到回归(4)回归结果表明,农民工在300万以上大城市找工作花费的时间比300万以下城市短,在特大城市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比一般城市短,但在超大城市找工作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回归(5)以分类变量测度城市规模,就业匹配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和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回归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善,农民工在大城市就业仍然无法获得全部厚劳动力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