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DID和PSM DID模型分析结果》

《表6:DID和PSM DID模型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货物贸易的多维度细化指数及其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1%显著;括号中的数值为标准差;模型1和2的研究期间为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模型3和4的研究期间为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期间之后由于发生中美贸易战等复杂情况,故在课题研究中未收集后期数据;由于进口和出口贸易伙伴数量不同,模型3和4观察值个数存在差异。

以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2017年7月签署)为代表的建设政策对外贸影响的DID分析结果见表6。模型1和2衡量建设政策对大湾区城市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国内其他城市作为控制组(5)。由于其他城市缺少多维细化外贸数据,因此模型仅对进口和出口总额进行分析。模型3和4分析这些政策对大湾区内部不同关税区之间贸易的影响,体现内部紧密程度,以珠三角的贸易伙伴作为处理组(港澳)和控制组(其他)。模型1的平行趋势检验没通过,故采用PSM DID以选择合适的控制组。两种模型的回归结果结构差异很大,表6显示共同部分。可以发现只有模型2的DID系数是显著的,其他均不显著。模型2中大湾区进口显著受政策影响而下跌,原因可能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对能源和生产材料需求下降有关。其他模型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一是大湾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更长的研究期间;二是大湾区需要力度更大的新政策,以产生显著区别于其他地区和本地先前水平的效果。由此可见,大湾区的建设需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