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藏传佛教僧衣达冈结构的意涵》

《表一:藏传佛教僧衣达冈结构的意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藏传佛教僧衣达冈结构的意涵》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达冈最有特色的是背部的皱褶,背褶数量与形态因寺庙与教派有异,但背褶的形制始终存在。无论经堂达冈还是居室达冈都有标识性的密实背褶,这也成为藏传佛教的文化符号。经堂达冈的背褶为规则褶皱,褶的宽度多为4.5cm,褶的数量从30至80之间不等,扎西曲林寺仁青卓玛经师这样解释达冈的背褶:“达冈背褶代表印度史上80位集大成就者”[20],80个背褶的达冈饱满而厚重,单件净重达10余公斤,成为藏传佛教最重的僧衣,有笃修之意。其背褶设计采用“单位互补算法”[21],将氆氇裁剪成长方形与梯形拼接而成,拼接缝在折叠处形成硬挺的杆状,色拉寺经文讲师强巴群培解释:“达冈背褶类似荷花的梗,孕育生命可以由这里诞生。”居室达冈分内外层结构,内层为毛皮或毛绒材质,四周无贴边。外部结构分四片,领口与前襟是一条长3-3.5米,宽约20公分的条状领,背褶采用绗缝针法制作成规则的密褶,褶饰围绕人体整个肩部,褶的下端自然散开,形成巨大的空间,着装后形似钟形。为了减少后脖颈因布料褶皱堆积造成的臃肿与不适,居室达冈肩部内层结构做了拼布处理,相比经堂达冈舒适许多,但宗教象征并未减失。其密实的背褶就成为达冈标识性的宗教语言之一,其背褶越繁复,戒律性越强,通过笃修达到警示作用。根据现存僧服达冈的梳理,背褶形态有三种形制,分别是直角背褶、钝角背褶和自然形背褶,虽然褶的形态各有差异,但内涵深刻而统一。(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