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游憩绿道级别特征:国标《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实施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内容及方法解读》

《表1 游憩绿道级别特征:国标《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实施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内容及方法解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标《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实施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内容及方法解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上海市的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图4)。1)游憩型绿地子系统(图5):在现有公园内部精细化优化提升基础上[12],完善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组成的公园体系;依托公共通道(如城市道路、特色街巷、水岸)串联主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节点(如商业区重要节点、居住区重要节点)[13],构建城市绿道–地区绿道–社区绿道3级游憩绿道网络(表1)。2)防护型绿地子系统:外环绿带通过绿道和大型绿地建设完善巩固圈层格局,优化中心城区环境品质;近郊绿廊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片林和沿路滨河林带串联构建,以有效遏制主城区建设用地无序蔓延[14]。3)景观型绿地子系统:梳理对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起重要作用的点状、线状、带状、面状绿地与广场用地[15],制定景观节点–景观轴线–景观引导片区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景观节点的周边环境控制,对景观轴线的视觉连通性控制,对景观引导片区的整体基调环境控制,提升重点地段景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