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Chl a与环境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方程》

《表4 Chl a与环境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方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水源水库富营养化趋势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丰水期Chl a与TN、氮磷比呈较强正相关,与TP、降水量、入库流量呈负相关,与其余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丰水期降水量偏多,入库流量大,水体滞留时间短,蓝藻很难有效聚集形成水华,于是一部分P富集于沉积物中成为水库的内源负荷,一部分对P经稀释后随大坝输送到下游水体,因此苟婷等[22]对高州水库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特征研究指出,水库沉积物中氮磷含量较高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并高于入库河口。其次,丰水期TN随着降水和流量的增加不降反升,且TLI(TN)与其他因子相比对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贡献最大,说明TN对浮游植物来说是过饱和的[23],N含量的陡增掩盖了径流的稀释作用,尤其是靠近入库河流断面的氮营养盐较其他断面相比明显较高,主要是因为入库污染负荷受人类活动强度、生产与生活方式、地形地貌特征及流域宏观生态系统结构等多个因素影响,且不同因素对靠近入库河口断面影响较大[24]。Chl a与环境因子的逐步线性回归方程(表4)也说明,丰水期TN是Chl a的最终解释变量,当水体中TN含量过高或过低时,均会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的演替。Chl a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中的贡献相比TN而言次之,表明高浓度的N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氮磷比通常作为湖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根据Redfield定律,高州水库丰水期氮磷比在15~82之间,说明水库整体处于磷限制状态;然而在磷源充足的情况下,适合藻类生长的最佳比例为40∶1,在该范围内高州水库有一半的时间适合藻类生长,但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为稳定,常年处于中营养水平,表明水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消耗了大量的氮营养盐,进而保持了水环境质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