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通过碳酸盐岩锂、硼同位素组成计算得到的中—新元古代海水pH值结果》

《表2 通过碳酸盐岩锂、硼同位素组成计算得到的中—新元古代海水pH值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碳酸盐(岩)的锂同位素组成:一种潜在的古海水pH替代性指标》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630—800 Ma以来,原始碳酸盐硼同位素的组成范围是0.0‰~11.0‰,平均为4.81‰(表1)。假定pH值在7.5~8.3之间变化,用每个组的硼同位素平均值计算出中元古海水的硼同位素组成,在1630—1400 Ma,δ11Bsw显著上升,从(21±3)‰增长至(29±3)‰,在铁岭组约1400 Ma碳酸盐及海水的δ11B出现峰值,在新元古代早期(景儿峪组)降至(25±3)‰,与Kasemann et al.(2010)计算的成冰纪末期(635 Ma)的δ11Bsw值(25‰)一致。另一方面,若假设δ11Bsw不变,铁岭组第二段灰岩中海绿石形成需要的pH范围为7.5~8.5(Ordin and Matter,1981;Mei et al.,2008),计算出海水的pH值变化范围为7.4~8.3时,δ11Bsw为~25‰。硼在海洋中的驻存时间大约是10~20 Ma(Lemarchand et al.,2002;Foster et al.,2010)远小于本研究中的时间尺度。因此,海水的硼同位素组成不太可能在中新元古代保持不变。根据以上结论选定中新元古代海水的硼同位素组成平均值δ11Bsw=25‰,以及碳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δ11Bcarb计算出对应海水的pH值(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