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云桑6号春季桑叶品质的养蚕鉴定成绩》

《表2 云桑6号春季桑叶品质的养蚕鉴定成绩》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云桑6号的选育》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供试家蚕品种为菁松×晧月。表中数据为2015、2016和2017年春季的平均养蚕成绩,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015—2017年的春季和夏季,在云南省农科院蚕蜂所家蚕资源中心进行养蚕试验,以家蚕品种菁松×皓月供试,通过调查养蚕成绩来鉴定桑树新品种云桑6号的桑叶品质,对照的选择、供试家蚕品种和饲养方式均与文献[13]一致。表2、3的数据显示,春季雄、雌蚕全茧量均是云桑6号略高,云桑6号的雄蚕茧层率与湖桑32号及农桑14号没有显著性差异,均显著高于云桑2号;云桑6号的雌蚕茧层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云桑6号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与湖桑32号无显著性差异;夏季桑叶质量稍差其全茧量绝对值偏低,湖桑32号的雄蚕茧层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雌蚕则是云桑6号、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性高于云桑2号,云桑6号的万蚕茧层量与湖桑32号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每次养蚕试验均发现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用云桑6号饲养的蚕会提前8~10 h结茧,猜测可能是其桑叶的某种成分或激素含量高所致,但具体原因还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