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C50、C55人工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比》

《表6 C50、C55人工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公路工程C50及C55人工砂混凝土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较天然砂而言,人工砂由岩石破碎而成,其颗粒形状尖锐、表面粗糙、多棱角,一般情况下配制混凝土时会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变差,不易施工。而该试验中人工砂并未对混凝土工作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其原因主要为:人工砂中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均匀分布在细集料中,起到填充混凝土骨料之间空隙的作用,加强了胶凝材料与骨料的粘结,改善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泌水现象,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从而使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得到改善,这与陈家珑等人[2]的试验结果一致。刘国章[3]认为,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影响显著,石粉含量太低(小于5%),混凝土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差,石粉含量控制在10%~15%时,配制出的混凝土和易性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要求。Joudi-Bahri等人[4]研究了在相同坍落度条件下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粉含量小于10%时,混凝土用水量几乎保持不变,石粉含量大于10%后用水量大幅增加。Topcu等人[5]的研究表明,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还与水泥用量有关,当水泥用量为200kg/m3时,达到相同流动度时混凝土用水量提高;而当水泥用量增加至275 kg/m3和350kg/m3时,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用水量几乎不再增加。因此,在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应合理控制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