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淋溶液质量浓度下扩散模型拟合参数》

《表3 不同淋溶液质量浓度下扩散模型拟合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四溴双酚A在潮土中的吸附及迁移规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一般情况下,固液界面吸附需经历液膜扩散、内扩散和吸附阶段3个阶段,一般吸附反应速度快,对吸附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20]。为明确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采用颗粒内扩散模型与液膜扩散模型进行拟合,颗粒内扩散模型中,截距为常数,与边界层厚度有关,其大小反映了液膜扩散在吸附控速步骤中的影响,其值越大,边界层越厚,液膜扩散的影响越明显,拟合结果见表3。颗粒内扩散的决定系数R42≥0.938,表明颗粒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该吸附过程,且边界层效应常数I均不为0,表明该吸附过程由多个扩散机理控制。在快速吸附阶段,液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的R2均大于0.996,且I与慢速吸附阶段相比较大,表明在快速吸附阶段该过程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慢速吸附阶段,液膜扩散模型R32均小于0.9,表明拟合效果不好,可见慢速吸附阶段液膜扩散的控速成分较小;颗粒内扩散模型决定系数R42较大(0.910~0.940),截距I较小可近似为0,表明颗粒内扩散是主要的限速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