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六个马铃薯品种中差异挥发性化合物》

《表1 六个马铃薯品种中差异挥发性化合物》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马铃薯品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及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进一步验证品种间的差异化合物对不同风味特征群体的代表性,利用全部检出化合物作为指标对7个品种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类1品种与类2品种之间确实存在挥发性化合物构成上的差异。以VIP>1为标准,共筛选出差异组分19种(图2-B)。分别计算各品种的风味强度值(式2),类1的4个品种分别为:希森6号(4.15)、后旗红(3.44)、华颂7号(5.07)、青薯9号(2.32)。其中华颂7号风味强度值最高,且负向风味相关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最低。类2的3个品种风味强度值分别为冀张薯12号(3.49)、D548(1.49)、D727(2.09),其中冀张薯12号风味强度值最高,因此,该品种在空气炸制烹饪方式下,马铃薯烘烤风味最为明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