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科尔沁沙地植被在极端干旱条件下重要值的变化》

《表1 科尔沁沙地植被在极端干旱条件下重要值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科尔沁沙地沙质草地与固定沙丘植物群落结构对极端干旱的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中无数据处代表不同处理下进行植被调查时未调查到该物种。

沙质草地中,对照处理下优势种为糙隐子草和砂蓝刺头,重要值分别为25.78%、23.18%;减雨60%与干旱60 d处理下优势种均为黄蒿和砂蓝刺头,其重要值分别为26.02%、20.56%(减雨60%)和26.65%、26.14%(干旱60 d)。在固定沙丘中,对照处理下优势种为砂蓝刺头和黄蒿,重要值分别为20.95%、16.65%;减雨60%处理下的优势种为尖头叶藜和黄蒿,重要值分别为25.52%、22.92%;干旱60 d处理下的优势种为砂蓝刺头和尖头叶藜,重要值分别为30.67%、25.84%(表1)。这说明减雨和短期极端干旱处理导致植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改变了群落的竞争结构。一年生草本黄蒿的优势度在减雨和短期极端干旱条件下高于对照处理,一年生草本砂蓝刺头的优势度在短期极端干旱下达到最大,而多年生草本糙隐子草的优势度与黄蒿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一年生植物比多年生植物具有更大的优势度和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