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肠道致病菌感染后临床表现(%)》

《表2 各肠道致病菌感染后临床表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8年-2019年北京某三甲医院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常见致病菌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弯曲菌与副溶血弧菌为常见分离菌。4种细菌感染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的百分率均小于50%,其中沙门菌感染后出现发热的百分比最高,副溶血弧菌最低;4种细菌出现恶心/呕吐及腹痛的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细菌感染后多表现为排水样便,少部分弯曲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后表现为排粘液便;P>0.05,见表2。各细菌感染后每日最高排便次数分别为沙门菌5(3~9)次,大肠埃希菌6(4~10)次,弯曲菌6(4~8)次,副溶血弧菌8(4~12.5)次,比较显示χ2=0.825,P=0.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