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v ITV和BPPV两组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比较》

《表2 v ITV和BPPV两组主要临床特征之间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老年人孤立性短暂性眩晕的床旁诊断》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BPPV比较*P<0.05;△P<0.001

52例(18.84%) BPPV起初被诊断为PCI,而PCI有12例(14.63%)起初被怀疑为BPPV并进行了复位治疗(见图1、图2)。对BPPV及v ITV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比较发现:v ITV在性别构成、发病年龄及卒中危险因素方面与BPPV有明显差异。BPPV以女性居多,而v ITV多见于男性且有较多的卒中危险因素(P<0.05)。在临床特征方面,v ITV与BPPV有明显不同。v ITV以自发性眩晕占主导,大约1/4为体位改变诱发,发作持续时间>30 s(P<0.001)。v ITV患者,活动不耐受及体检时发现轻度躯干平衡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PPV(P<0.001)。自发性眼震在v ITV中的出现率约12%,而BPPV则罕见。在变位试验(如Dix-Hallpike手法操作)中,约3/4的BPPV患者可见典型眼震,有1/4的v ITV患者也出现变位试验“阳性”(部分仅以诱发时患者主诉眩晕为判断依据或出现眼震但没有严格区分眼震的方向与性质)(P<0.001)。在变位操作或手法复位中,v ITV患者的耐受性明显低于BPPV患者(P<0.001)(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