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北西至南东向剖面水样主要化学组分》

《表1 北西至南东向剖面水样主要化学组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疆库米什盆地硝酸盐型盐湖中锶离子迁移富集规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g/L

库米什盆地自北西至南东向采集的水样化学组成见表1,离子含量变化情况见图2。库米什盆地硝酸盐型盐湖的主要成矿离子包括K+、Na+、Ca2+、Mg2+、Cl-、NO3-、SO42-等,河水的矿化度范围为710~1 160 mg/L,井水的矿化度范围为1 430~3 480mg/L,盐湖微咸水矿化度为26 580 mg/L,盐湖卤水矿化度范围为106 290~327 530 mg/L;由图1和表1可知,水体的矿化度自北西至南东向逐渐增高。河水Sr2+的平均含量为1.36 mg/L,是世界主要河流水体中Sr含量平均值(0.078 mg/L)的17倍多(Han and Liu,2004);井水中Sr2+的平均含量为3.10mg/L,是世界主要河流水体中Sr2+含量平均值(0.078 mg/L)的39倍多,是盆地北西部河水Sr2+平均含量的2.3倍多,其含量剧增,说明发源于南天山的常年河流在洪积扇上转为地下水之后,水体运移至山脚自溢区的过程中Sr2+逐渐富集;卤水中的Sr2+的平均含量为20.21 mg/L,约为海洋水Sr2+含量平均值(约8 mg/L)的2.5倍(陈容文,1979)。卤水中的Sr2+的平均含量是盆地北西部河水中Sr2+平均含量的约14.9倍多,是井水中Sr2+的平均含量的约6.5倍多,这反映出盆地北西部的淡水至盆地内的卤水,Sr2+的含量在逐渐增高,同时说明库米什盆地补给水体的运移方向是北西至南东向,最终在盆地的南东部汇聚,在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下形成卤水,Sr2+也随之逐渐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