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叶形及叶表SEM特征与各滞尘指标的关系》

《表3 叶形及叶表SEM特征与各滞尘指标的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单叶刺槐半同胞子代叶片的滞尘能力及叶表SEM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据为指标间的相关系数r,*表示在P<0.05水平相关性显著,**表示在P<0.01水平相关性极显著。X1~X5表示滞尘指标,依次为单位叶面积总颗粒物滞尘量、PM2.5、PM2.5-1 0、PM>10、SSA;X6-X13表示叶形及叶表SEM结构指标,依此为小叶数量、小叶面积、气孔开闭程度、气孔大小

为进一步探讨单叶刺槐及各半同胞子代的叶表滞尘机制,将叶形及叶表SEM指标、各滞尘指标的原始数据经无量纲化处理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滞尘能力显著相关的叶形、SEM指标(表3)。结果表明小叶面积与单位叶面积总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r=0.816),说明小叶面积越大,各样本对空气中总颗粒物的滞留能力越强。气孔的开闭程度与PM2.5的滞留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7),说明气孔的开放程度越高,对于空气中PM2.5的滞留效果也就越好。表皮毛数量与单位叶面积总滞尘量呈显著正相关(r=0.847),与PM2.5的滞留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8),说明表皮毛的密度显著影响了各样本对空气中总颗粒物及PM2.5的滞留效果。叶面粗糙程度与单位叶面积总滞尘量极显著正相关(r=0.923),与其余滞尘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叶面粗糙程度对叶表滞尘能力的影响最大,且叶面越粗糙,滞尘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