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金陵怀古》结构图示》

《表3《金陵怀古》结构图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李树化在浙江大学(1946~1956年)的音乐活动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题材内容上,纵观李树化的音乐创作,早期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占据绝大多数,如《即席作》《无题》《钱塘江幻想曲》《春———湖上》《夏———山间笛韵》《秋丰收》《冬———年终欢舞》等,描绘着西湖、钱塘江等杭州四季绝美的景色,有着浓郁的德奥艺术歌曲风格。以及献给妻子的钢琴曲《如此温柔》,献给女儿尘生的《催眠曲》,写给友人的《湖上春梦》,为艺术运动社所写的进行曲《艺术运动》等。综上,作品的主旨表达情绪大多都是积极、乐观向上,或是温暖、温情的氛围。反观这一首艺术歌曲《金陵怀古》写于1947年,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政治、教育危机日益严重,国内爆发了“三反”(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大规模的学生以罢课、游行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游行的学生遭受反动势力殴打,造成了震惊全国的“五二零血案”,国民党的暴行愈加激起了学生的愤怒,纷纷罢课。其中浙江大学的同学们也以罢课游行的方式来声援此次运动,如在1947年《国立浙江大学校刊》的记载中,共有9篇文章专门论述学生罢课的事实和后续国立浙江大学进行复课的经过。其中,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同学带领浙大和杭州其他学校学生同反动统治展开英勇斗争,但最终被国民党反动势力逮捕与迫害。在这样紧张、高压迫的社会环境之下,李树化如何写得出类似《如此温柔》这样温情的作品?正如《金陵怀古》诗词“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所隐喻的一致:时事艰难,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