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滑坡形变“全过程”InSAR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表2 滑坡形变“全过程”InSAR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综上可知,不同InSAR方法可以监测不同特征、类型滑坡形变过程。学者斋藤迪孝(1968)提出滑坡形变过程可分为初始、等(匀)速、加速形变3个阶段。不同滑坡阶段具有不同形变特征,需采用不同InSAR方法对其滑坡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有机结合、综合分析。另外,相干性作为InSAR测量的前提,需要确保重复轨道观测时相干,包括卫星系统基线、噪声满足要求、保证时间基线相干。应用中需考虑SAR数据波长、周期、分辨率的有效组合,并尽可能在技术上进行优化设计。同时,需从成灾到致灾过程的变形强度和形式上设计InSAR数据处理技术及其组合。葛大庆(2019a,2019b)根据InSAR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条件、目标提出用于滑坡形变全过程监测技术体系如表2。除根据滑坡体形变尺度特征选择不同InSAR方法之外,监测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的SAR数据以及借助人工角反射器CR (Corner Reflector)、GPS等地面观测手段。另外,现有InSAR方法也只能解决超慢—中速滑坡(10 mm/a—10 m/月),加之GBInSAR可监测快速(1 m/h)滑坡。同时,受限于卫星重访周期及滑坡加速失稳的短时效。所以在已知坡体监测中当移动速度过快时,应有效结合其他可行方法如GPS观测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