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草莓属物种的核型公式》

《表1 草莓属物种的核型公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草莓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1985年李懋学等[9]制定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标准以及Stebbins在核型对称性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核型等级,国内外对草莓体细胞染色体展开了一系列研究.Iwatsubo等[10-11]于1989年和1991年先后对5种二倍体野生草莓(饭沼草莓(F.iinumae)、日本草莓(F.nipponica)及其2个变种、森林草莓、西藏草莓(F.nubicola)、裂萼草莓(F.daltoniana))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草莓及其2个变种与森林草莓在核型形态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与饭沼草莓均不同;西藏草莓和裂萼草莓的核型相似,均由4对中着丝粒染色体、2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亚端部着丝粒随体染色体构成.2009年,Nathewet等[12]报道了17份野生草莓的染色体形态和核型分析,分别是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随后又研究了八倍体和十倍体草莓的核型[13].2011年,时翠平等[14]对4个二倍体草莓进行了核型分析,认为森林草莓属于“1A”型,这与Iwatsubo等[10]认为核型属于“2A”型的结论并不相同.2012年,陈丙义等[15]对五叶草莓、黄毛草莓、绿色草莓(F.viridis)、东北草莓(F.mandschurica)、森林草莓、西南草莓(F.moupinensis)6种野生草莓进行了核型分析,认为其核型均为“2A”型.这项研究支持了Iwatsubo等[10]的森林草莓核型是“2A”型的观点,但对森林草莓、五叶草莓和黄毛草莓核型公式的研究结果与前人存在一定差异.已有核型公式的物种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