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教师教育者经历的外部挑战与消极的情绪体验》

《表2 教师教育者经历的外部挑战与消极的情绪体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出路——基于2000—2017年SSCI核心文献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121篇样本文献中,有27篇论文深入讨论了教师教育者在入职期间经历的挑战和压力,其余的论文也部分讨论了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获得过程中的困难。论文内容分析发现,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建构是一个内外交互的过程,[5][6]他们不仅要应对专业实践中的挑战,还要不断调适自我,消解各种紧张焦虑情绪;[7]持续的压力和消极情绪的积聚共同导致了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的困难。[8]笔者对样本文献中被试普遍感受到挑战和焦虑体验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归纳为五种类型。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教育者经历的前两类消极情绪体验主要来源于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压力,它们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者作为“研究者”和“教师的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工作实践性很强,讲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指导准教师的教学实践等会消耗教师教育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教师教育者大多由中小学教师转变而来,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但研究经验不足,加之入职时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科研培训,所以他们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而大学通常忽视教师教育者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教育者和非教师教育者的教师提出了同样的科研要求,采用较为统一的绩效评价和晋升办法,教师教育者难以在短时期内提升科研能力,无法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长期的压力和焦虑状态迫使有些教师教育者主动放弃自己的“研究者”身份,退而求其次,只认同自己的“教师”身份。[9]尽管大量研究证实,学术研究对教师教育者知识和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者也一直被鼓励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当中,[10][11]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国家的大学为教师教育者提供的学术研究方面的专业训练却非常有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