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1989—2018年连作障碍研究主题分布》

《表3 1989—2018年连作障碍研究主题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989—2018年国内作物连作障碍研究现状——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连作障碍研究主题可划分为连作障碍效应、连作障碍形成机制、连作障碍防治措施、综述及其他5类。其中,连作障碍效应包括其对植物生长、发育、代谢、产量、品质、病虫害等方面的影响。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可再细分为土壤生物学环境变化、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化感自毒作用。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包括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等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改变;土壤生物学环境变化包括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有害菌积累、土壤病原微生物富集等;化感自毒作用是指植物(包括微生物)产生并通过挥发、淋溶、分泌和分解等方式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进而对该种植物或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的现象,其中地上部挥发和淋溶、根系分泌及残茬腐解是化感自毒物质最主要的产生途径[1,3]。连作障碍防治措施可再细分为合理施肥、土壤处理、轮作及其他技术(表3)。统计结果显示,研究主题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连作障碍防治措施(8908篇)、连作障碍形成机制(2588篇)、连作障碍效应(1272篇)、综述(327篇)、其他(277篇)。研究高度和强度集中在连作障碍防治方面,以应用型、实验型研究占主要地位,综述型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