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深层地下空间三种类型亚安全区》

《表1 深层地下空间三种类型亚安全区》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亚安全区的深层地下空间疏散组织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可根据疏散事件中面临的不同疏散安全问题,组织不同类型的深层地下空间疏散方案:首先,灾害在密闭空间中隐蔽性较高,蔓延迅速,因此在灾害事件中应保证人员快速撤离并达到相对安全区域。如果总是以地面作为疏散目标,疏散承载力有限和疏散距离过长均可能增加人员生命安全风险。据此,可设置疏散距离可控和承载力足够的区域,保障人员在灾时能迅速转移进入,并提供对灾害蔓延的隔离和安全防护。该阶段的疏散以水平疏散为主,能进一步保证安全性。其次,不同于高层建筑各层汇流的人员疏散模式,深层特别是深埋类型的地下空间中的人员通常集中于底部,因此事故发生初期,人员可能聚集在主要垂直疏散设施底部,如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案将导致疏散设施负荷过重,影响疏散效率,甚至引发额外的安全问题,因此应当在人流聚集区域设置用作疏散组织和协调的避难空间。此外,由于人员长距离上行疏散的体能消耗和速度衰减将导致拥堵、形成瓶颈及踩踏等风险,还需要提供便于人员临时休息的安全区域。因此,可初步将亚安全区分为三种类型(表1)。